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新城街道创新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精心策划“播撒和平种少年蓄力筑强国”主题活动。活动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情景剧演绎、绘画创作、誓言共研、时光封存等多元形式,将“爱和平、敬英雄、强自身、护家园”的理念深植未成年人心中,更以“安全守护、成长赋能、家校社协同”为核心,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样本,为基层未保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沉浸式教育:让英雄精神浸润成长
8月26日,双堤社区兴安公园率先开启“历史感知之旅”。在“英雄解码”互动工坊,辖区未成年人化身“英雄解码员”,围绕未保站定制剧本演绎英雄事迹——从战火中传递情报的少年,到守护同胞的平凡勇者,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直观感受“勇敢”“担当”的精神内核,让英雄品质从课本走向生活。随后,抗战影片《绝地重生》的放映,以光影之力带孩子们重温绝境中的希望与坚守,对比今昔生活,让“和平来之不易”的认知更加深刻。
创意化表达:让和平信念落地生根
8月29日,新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内,“和平绘画墙”活动成为孩子们表达心声的舞台。前期,孩子们在家里精心构思A3尺寸和平主题画作素材:水彩勾勒的和平鸽掠过蓝天,油画棒描绘的幸福社区满是欢笑,素描定格的英雄身影庄重肃穆。活动当天,孩子们胸怀巧妙的构思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将画作逐一完成并展示于墙面,每一笔色彩都是对和平的向往,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绘画墙旁的“未来守护者”宣言共研小组同样热闹。孩子们围绕“珍惜幸福生活”“锤炼过硬本领”“关爱困境同伴”“共建美好家园”四大议题互相交流,一句句专属承诺:“我会认真学习,为祖国变强努力”“我要帮有困难的同学,不让任何人孤单”“我会爱护社区,让家园更美丽”……稚嫩的誓言里藏着坚定,孩子们以自己独特方式立下守护和平、守护同伴的誓言。其中“一笔一画诉和平,一心一意为祖国!绘就盛世和平景,争做爱国好少年!”铿锵之声字字千金,掷地有声,彰显新时代少年使命与担当。
仪式感传承:让未来约定连接家国
9月2日,安康市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和平信封封存仪式”在此举行。前期,孩子们以“致未来的自己”为题书写信件,字里行间满是对英雄的敬仰、对和平的珍视,更有立足当下的成长规划与守护家园的郑重承诺。活动当天,学生代表率先朗读信件,真挚情感感染现场每一个人;随后,全体人员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责任论述”,激昂声浪致敬先烈,更传递出“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
在市、区民政局分管领导、民政办负责人、孩子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未保站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所有信件被装入防水密封陶瓷罐,由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妥善保管,约定十年后共同开启。这个特殊的“时间胶囊”,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更成为新城街道“铭记历史、关爱未来”的未保站微景观,让和平精神代代相传,让未保理念深入人心。
系统性守护:为成长之路筑牢屏障
此次活动全程贯穿未成年人保护核心要义,将“安全、发展、参与、关爱”四大未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比,凸显未保站“安全港湾”的价值,让孩子感知“和平是最好的保护”;在讨论英雄精神时,自然引导孩子关注困境同伴,了解未保站帮扶功能,培养“互助互爱”意识;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践行“家校社共育”模式,构建多元守护网络;活动基调聚焦希望与力量,避免创伤渲染,为孩子营造安全、温暖的心理环境,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权”“发展权”“参与权”。
从“沉浸式教育”到“创意化表达”,从“仪式感传承”到“系统性守护”,新城街道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探索出爱国主义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未来,新城街道将持续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深化“和平教育+未保实践”模式,推动未保工作走深走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基层力量,也为基层未保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城经验”。